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市面上肥料五花八门,要如何识别各种肥料包装中的标识?
发布时间: 2017-10-27 16:21 文档来源:新兴县六祖镇 查看次数:246 【字体:

市场上肥料包装琳琅满目,其中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误导农民的成分不少,农民在选用肥料时容易被其迷惑。肥料包装标识中的陷阱常有如下几种:

  一是夸大总养分含量或以二元肥冒充三元肥。违反国家肥料标识标准规定,故意将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全部加入总养分中,如将二元肥标成“氮:15;磷:15;钙、硫等:15”,或者“N-PK-CaS 15-15-15”,使消费者误以为三元复混肥。一些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也写入总养分中,使实际总养分含量只有25%30%的复混肥通过虚假标识达到40%甚至50%以上。

  二是误认进口产品。故意在外包装袋上用拼音打印商品名、商标名、企业名称,使用“挪二威”、“丹唛”、“娜威”,“白俄罗”等洋名,或将“原产国”变为“原料产国”,误导消费者以为是进口肥料。   

  三是夸大产品作用。在包装袋上冠以虚假宣传的名称,如“全元素”,“多功能”,“抗旱、抗病”等。

  四是炒作新肥料名称。如将氯化铵命名为“铵基氮肥”,或在肥料包装袋上注明加入“生命素”、“生命保生因子”、“激活素”等特殊而神秘成分,以此为卖点忽悠农民朋友。

  五是套用肥料登记证号。一个证号多个产品,冠以诸如“香蕉专用”“菠萝专用”“草莓专用”等各种名称,而实际配方并没有变化。

  六是执行企业标准钻空子。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却不执行,而是执行企业标准。打着创新的噱头,所执行的企业标准中的主要技术指标不仅未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而且还大幅度降低,谋取利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 新兴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新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新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新兴县六祖镇人民政府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12036698号-1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44532102445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