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民服务 > 农技资讯
流水养鱼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 2017-03-15 15:33 文档来源:新兴县六祖镇 查看次数:254 【字体:

 

一、流量、鱼群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流水养鱼中,流量的大小决定着向鱼池输入溶解氧的多少和排出污物的速度。流量大,输入溶氧多,排出污物的速度也快,鱼群密度(水体载鱼能力)就可增加,相应地产量也高;反之流量小,输入溶氧少,排出污物速度慢,鱼群密度就小,产量也低。池塘养鱼,水中溶氧的来源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而流水养鱼水体不断流动,鱼类所需溶氧完全靠水体交换来补充。流量越大,水体交换愈充分,故能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

在流水条件下,流量与放养密度互成正比,放养密度大,流量大,产量就高,流量和产量也大致成正比,净产量是随水体交换数增加而相应提高的,流量较大时,产量就较高。因此,流量的大小决定了放养密度的大小并影响产量的高低。

二、流水养鱼的类型

流水养鱼按水的流动方式可分为开放式流水养鱼和封闭式流水养鱼两种基本类型。

(一) 开放式流水养鱼

按水温能否控制又分为常温流水养鱼和温流水养鱼。

1、常温流水养鱼:又称为普通流水养鱼,一般利用自然落差的溪流水、水库水等为水源。特点是水不断自流入池,排出的水不重复使用。具有投资少、建池容易、管理方便的优点,在国内发展较快。

2、温流水养鱼:是用水温高于自然状态的水,如温泉、深井、电厂、酒厂等温排水来调节常温状态的水,使水温一直处于鱼类最适范围内,加速鱼类生长,养鱼用过的水一般不重复使用。温流水养鱼设施简单,管理方便,在温流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潜力大。

(二)封闭式流水养鱼

又叫循环过滤式养鱼或工厂化养鱼,生产过程为全部自动化、机械化的养鱼系统,是流水养鱼的高级形式,它将养鱼用过的水回收净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故耗水量少。该封闭循环养殖系统完全改变了养鱼受季节变化的限制,人工控制鱼类的生活环境,达到最优化,因此单位面积鱼产量很高,但由于要建造水净化系统和加温设施,设备投资大,生产费用高,技术水平要求也高,故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实验阶段。

三、建池地点的选择

建池地点除要要求水量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外,最好选在用简单的引流方式就可使水源自流入池的地方建池,提水必将增加养殖成本。同时环境要求安静,减少对鱼的惊扰,以免增大鱼类活动代谢量,消耗鱼体吸入的营养物质。其次建池地点必须交通方便,有利于鱼种、饲料、商品鱼的运输。还要考虑是否受洪水威胁等情况。

四、鱼种放养

(一)养殖种类和规格

1、养殖种类:流水养鱼养殖种类以养吃食性鱼类为主。品种有鲤、草、罗非鱼、鲫鱼、叉尾回、大口鲇、鲈鱼、等,流水池一般实行单养且鱼种规格要整齐。流水池水深一般在1—1.5米,最深2米左右,加上密度大、强制投饵,即使习惯在下层活动的鱼类,放入流水池后,由于水体和摄食的需要,也只能在上层活动。同时各种鱼类抢食能力不一样,混养在一起,势必形成以强挤弱,以大克小,饥饱不均的现象。同时各种鱼类的对营养要求不一致,因此流水养鱼池只能是同品种同规格的鱼单养。为利用残饵和池壁附着藻类,也可少量混养某些刮食性鱼类。

2、鱼种的来源及规格:流水养鱼的鱼种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苗种池或池圹专池培育;二是利用网箱、流水池培育鱼种。以网箱和流水池及苗种池培育较好,因其捕捞方便,数量大而且规格较整齐,经过颗粒饲料培育的鱼种更能适流水养殖环境。当年养成商品鱼的鱼种规格应在50克以上。 

(二)鱼种放养前的准备

新建流水池在鱼种放养前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试水运行:流水池建好后要进行试水运行工作,检查进水情况、水体交换状况、排水、排污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鱼池质量、保水性能。

2、放鱼种前清扫池壁池底:用清水将鱼池泡10—15天,鱼种放养前1周用生石灰(每平方米池面积0.5公斤)兑水泼撒消毒,放鱼种前3天用清水灌满鱼池,冲排数次将石灰冲洗干净。在关放水时,要保持相邻鱼池水位的平衡,避免造成池壁两侧压力不均而发生垮塌事故。

3、检查设施:检查拦鱼栅、闸板等是否贴合紧密,闸阀开闭是否灵活,进排水渠道有无障碍等,及时排除和维护好,保证万无一失。

4、放试水鱼:放鱼前一天放试水鱼,证明无毒后再放鱼种。

(三)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随水流量和商品规格而定。在适宜于放养品种的流量范围内,流量大,放养密度应尽可能的大,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低放养密度虽然相对增长量高,但绝对增长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利用水体空间和提高产量。在同样水流量下,鱼种规格小,则增长倍数高,放养密度要低一些。因此合理地放养量应是在一定的水流情况下,在养殖期不影响鱼类生长速度和达到商品规格的最大数量。常规养殖一般每立方米放鱼种10公斤左右(尾重50-80克的鱼种120-150尾)。

五、日常管理

流水养鱼的日常管理包括调节池水流量、喂食、排污、观察池鱼动态、注意水质变化、防病防逃及定期擦洗池壁等。

(一)投饲技术

目前流水养鱼多采用撒喂人工配合饲料,因流水池鱼类密度大,池水又经常不断地流动,需摄食大量饲料。为防止饲料流失,在池角落或靠近进、出水口处,不可投饲料。可用机械和人工两种投饲方法,应掌握少量多次,均匀投饲的原则。投饲时,一般要求全部鱼摄食到八成饱为止,每次投饲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投喂2—6次。每天颗粒饲料投喂量约占鱼体总重量的5—8%,可根据投饲率乘以池存鱼总重量,求出日投饲量。

(二)定时排污

作好排污工作是保持水质良好的一项重要措施。流水养鱼由于高密度精养,鱼类粪便、残饵多,除平日随排水带走部分外,还应定期放水排污。排污操作要迅速,并调节好进水和排水量,避免因排污放水,使鱼堆积到拦鱼栅、网上磨擦、挤压受伤,或进水流速太快,使鱼疲乏致伤。

鱼类养殖初期因鱼种小、投饵量小、水温低、有机物耗氧不多,污物可随水排出,一般不放干池水排污。随着水温升高,鱼体长大,鱼摄食量增加,粪便、残饵增多,有机物耗氧高,靠加大流量和鱼群活动排污已不够,需每隔10天左右,放水排污一次。

(三)巡池检查

每日巡池时注意观察鱼群的活动状况,摄食强度,以判断水质状况。首先要调节好池水流量,随着鱼体长大,逐步增加池水交换量,以保证池水溶氧充足,使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若发现水质变坏或缺氧,应补充大量新鲜水;若发现定向注水过急,水量过大,也要及时加以调整,流量适当才能使鱼在正常的水环境中,游动活跃,争食饲料。其次还要注意防洪防逃,在雷雨防洪季节作好排洪工作和及时疏通渠道,避免洪水冲垮进水渠。每日检查拦鱼栅是否有破损,以防逃鱼。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 新兴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新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新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新兴县六祖镇人民政府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12036698号-1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44532102445329号